? ? “三分種、七分管”,鹽堿地綠化成功關鍵在于后期的養(yǎng)護管理,特別是新造林地高溫干旱季節(jié)的養(yǎng)護尤為重要,我市沿海防護林基本上是鹽堿地綠化,因此制定科學的養(yǎng)護計劃和措施,采取有效的組織管理手段,做到正常養(yǎng)護與鹽堿地土壤改良相結合,促進苗木早發(fā),提高苗木的抗逆性,才能保證沿海防護林的建設成效。主要養(yǎng)護管理措施要點有:
????1、合理灌溉。根據(jù)大水壓堿,小水引堿的治鹽經(jīng)驗,要做到大雨排水,小雨灌水,尤其后者,高溫季節(jié)雷陣雨較多,但雨量不一定大,要特別注意小雨后灌水,水要一次性澆透,才能有效地抑制土壤返鹽,保證植物正常生長。
????2、及時松土。及時松土除草、改造土壤結構,降低地下水位,以利新根的萌發(fā)和生長。下雨或澆灌后應及時松土,沿杭州灣地區(qū)是重鹽堿地,土壤處理是關鍵??赏ㄟ^加礱糠,放鹽堿地專用改良基質、營養(yǎng)土等方法來增強土壤的通透性。
????3、多施有機肥。多施用有機肥可改善土壤結構,增加土壤的團粒結構,減少鹽堿和大風對樹木的危害,有效地提高植物的成活率,促進生長,防止脫鹽過程中發(fā)生堿化。
????4、圍埝蓄水。種植后必須在樹的周圍做好圍埝,用人工澆灌和蓄雨水進行洗鹽淋堿,同時也可減少人工澆灌的次數(shù),特別是對淡水資源缺乏的海濱地區(qū)更有利。
????5、定期整形修剪防病。對樹木要定期進行整形修剪,剪去枯枝及病蟲枝,由于在鹽脅迫下樹木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下降,所以必須加強病蟲害的治理力度,及時防治病蟲害的發(fā)生,增強其生長勢,提高抗性。
????6、地面覆蓋。可用稻草等材料或種植白三葉等耐鹽植物來進行地面覆蓋,減少土壤水分蒸發(fā)。
????7、加強巡查管理。一般在澆透水或下大雨以后,要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,由于雨水下滲和其他種種原因,導致樹體晃動,應踩實松土,扶正培土。樹盤下沉或局部下陷,應及時覆土填平,防止雨后積水爛根。樹盤堆積過高,要鏟土耙平,防止根系過深,影響根系發(fā)育。大雨后及應時排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