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 ? ?栽培管理:海棠花栽植于秋季落葉后或春季萌芽前進行,如果是秋季種植,則應根據(jù)時間的早晚來確定澆水次數(shù)。一般來說,如是在10月下旬種植則應澆足三水,即栽種后馬上澆頭水,三天后澆二水,五天后澆三水;11月上中旬可以澆兩次水;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澆一次水即可。但無論澆幾次水,每次水都應該澆足澆透。初春種植必須澆三水,當年4、5、6、9月還應視土壤墑情來確定是否澆水,7、8兩月雨水較為豐沛,可停止?jié)菜?,大雨后還應及時排水。在以后的兩年內也應于3、4、5、6、9、11月中各澆一次透水,利于植株成活后恢復樹勢、增強長勢。從第四年起只需在3月初和11月中、下旬各澆一次透水,即所謂的“封凍水”和“解凍水”,這兩次水必須適時澆,且澆足澆透,其它時間若不是過于干旱,則可以不澆水,靠自然降水生長即可。
????海棠花喜肥,種植時穴底應施入幾鍬腐熟發(fā)酵的圈肥做基肥,此后可每年的7~8月在花芽分化集中期施一些氮、磷、鉀復合肥,以花芽多而飽滿,初冬結合澆凍水再施一次有機肥,以芝麻醬渣和烘干雞糞為好,可使植株花開繁茂,枝粗葉壯。
????病蟲害防治:病害(1)褐斑病。癥狀及發(fā)病規(guī)律:褐斑病發(fā)生在葉片上,發(fā)病初期呈褐色病斑,邊緣不清晰,此后逐漸擴展增大,顏色也逐漸變?yōu)榛液稚胁款伾^暗,邊緣顏色較淺;發(fā)病后期病斑干枯,并著生有黑色顆粒,最終導致葉片枯黃脫落。此病為半知菌類真菌感染所致,病菌在寄主植物病殘體上越冬,借風、雨和澆水傳播。在密不通風和高溫高濕條件下極易發(fā)病,8~10月為發(fā)病高峰期。防治方法:注意樹體的修剪,加強通風透光;冬季休眠期對植株噴一次石硫合劑進行預防;如有發(fā)病可用65%代森鋅可濕性顆粒800倍液或70%甲基托布津可濕性顆粒1000倍液進行噴霧,每10天一次,連續(xù)噴3~4次可有效控制病情。
????(2)潰瘍病。癥狀及發(fā)病規(guī)律:此病主要侵染枝條。發(fā)病初期呈紅褐色的圓形小斑點,病斑擴大后邊緣隆起,病斑產生裂紋,在濕度較大時,裂紋周圍會產生白色霉狀物;發(fā)病后期,病斑會干燥脫落,木質部會裸露,四周會產生隆起的愈合組織。病菌以菌絲體在染病組織中越冬,次年春天產生分生孢子,借助風和澆水傳播,從傷口入侵,落葉前后是主要侵染期。防治方法:栽植地勢、土壤條件要符合海棠花的生態(tài)習性要求;水肥管理要及時到位,以增強樹勢,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;發(fā)病初期,用經過消毒處理的利刀將病斑刮除,并用10波美度石硫合劑對傷口進行消毒。